关于交通安全,两大做法需要继续纠正
今天我去检车,有两大很深的感受和疑惑。这涉及上亿民众的共同利益和安全问题。所以决定做一期节目,阐述我的观点,以进一步引起重视,得到修正。
第一个感想,车辆的强制年检有必要继续存在吗?
我这是三天内第二次去检车。第一次是因为尾气有三个指标检测不出来。检车师傅态度很好地问我,你的车是不是很久没开了?我说是的,现在都是以开电车为主,这车基本不动了。然后他说,你车子的三个尾气指标都检不出来,没办法通过检测。他还解释到,可能是长期不开,三元催化器没有工作。然后要我抽时间去开六七十公里之后再来。
于是,我第二天就专门往郊区开了往返大约80公里。今天再去检测,结果三项指标全都过关了。
展开剩余75%为了这次检车,我花费了三天当中累计大约6小时。检车的二百多块钱费用都不算啥,问题是我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太高了。
这让我再次想到那个老话题:强制检车制度需要继续存在下去吗?
实际上,当初诞生这个制度,有着一个时代环境。这个环境里存在两大动机因素:一是那时候的车辆技术水平太低,性能和质量都很差,为了确保安全需要年检。二是出发点里带有了“赚钱”的动机。甚至一度的规定是新车落户都必须先经过检车才行。后来还诞生了“代检业务”,曾经发展到自己检车怎么都通不过,交给代检“黄牛”一小会就能搞定的程度,幕后的交易可想而知。
经过拨乱反正,现在的强制车检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是以年限为标准,不分车辆质量。试想,同样的年限里,五菱宏光、昌宏面包车能与奔驰路虎相比吗?但检测站都是一视同仁。
几乎每一个车主对待自己的车辆,就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发现问题都会送去4S店或者修理厂检修。有关部门需要管得那么宽吗?想一下,这样的强制规定,要花费多少人的时间和精力?直接和间接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成本有多大?关键这其实属于不必要的浪费性质。
更有,每年检测一次,就能保证车辆全年无故障吗?
我们可以看到,路上常见一些破烂不堪的车辆在行驶,但都是年检合格的。因此我再次呼吁,强制车检的车辆,应该仅限于专用的运输车和客运车。而对于个人乘用车,应该取消强制车检。
第二个感想,那就是纠正错误的交通安全宣传。
我在等待检车的过程中,看了大厅里播放的三个交通事故警示宣传片。都把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归咎为“速度太快”,都在说那句老话“十次肇事九次快”。
在今天,这样的宣传显然是非常错误的。宣传的结果是引发更多的事故和严重的交通拥堵,一小时的路要走两三个小时,产生的燃油浪费、时间浪费和造成的损失,可以用天量来形容。
没错,在过去车辆性能很差,没有高速公路的时代里,肯定是十次肇事九次快。但在今天,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已经不是车速快,而是车速太慢引发的。
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很多人开着龟速车长时间甚至几乎全程占用快车道行驶,当几辆龟速车一左一右一前一后的时候,大堵车就形成了,然后车辆密度极大增加,车距极大缩小。这就逼迫超车只能反复变道,引发大量的事故,甚至连环车祸。
因此,我再次呼吁,今天的交通安全宣传,不是警示快的问题,而应该是警示慢的问题。不是处罚快的司机,而应该是根据情况处罚慢的司机。并且,对于高速公路的限速,不是简单的“大型车”和“小型车”的“一刀切”,因为小型车里的车辆性能差距实在太大了。给微型面包车限速120公里,岂不是等于鼓励他们出事故?给轿车和微型面包车、微型货车同样的限速标准,其实是一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模式。
不知道各位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发布于:江西省配资平台查询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