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卡尼是个“硬汉总理”,一上台就喊着要让美国再次正视加拿大。
你看,特朗普一挥手就搞关税,把自己硬派的形象都打折了,回头还差点对中国使了个绝招。
结果这操作一出,最心仪的订单就没了,卡尼如今怕是都后悔得肠子都要青了吧?
硬汉总理瞬间跪了
卡尼这“铁汉”,一言不合就低头了。
这数据摆在眼前:加拿大有91%的钢铁出口都直奔美国,基本上就是把咱们的命脉搭进人家手里了。
特朗普在7月抡出35%的关税大棒,喊话从8月1日开始实行,还扬言要是加拿大敢反击,他就继续加码。
这次卡尼彻底慌了神,那位曾经大声喊着“让美国重新尊重加拿大”的硬汉形象一下子垮掉了。
其实,就是被人掐住了脖子那一瞬间。
加拿大对美国的出口依赖度高达70%,钢铁、农产品、能源这些都少不了这个南边的邻居。
要是美国真的折腾起来,加拿大的经济马上就完蛋,国内那些产业协会和企业高层天天在向政府施加压力,盼着别跟美方扳手腕,搞得两败俱伤。
尤其搞笑的是,这事儿的导火索居然挺讽刺的。
原来是加拿大坚持推行“数字服务税”,对所有在加拿大提供数字服务的跨国公司征收3%的税,还要追溯到三年前的时间。
这事把硅谷的科技巨头们气得不行,特朗普怎么可能忍受这个亏呢?直接就把美加的贸易谈判给搁置了。
卡尼原本想在这个问题上挺一把,结果一试才发现自己根本撑不住。
一听到美国的最后通牒,卡尼政府里面就像炸锅一样,搞得晃晃悠悠的。
加拿大央行在6月份的月度报告里一针见血地指出,持续不断的贸易争端会给国内的就业和投资带来“结构性冲击”。
IMF的报告也不靠谱,情况更糟,在G7国家里,加拿大的GDP增长预期最低,制造业的信心指数已经连续五个月都在往下掉。
这样一来,卡尼还能有什么招呢?
硬碰硬?那不就是找死嘛。认怂?那就得找个替死鬼。
真不巧,这次中国成了那个倒霉的家伙。
这一刀,捅出了三个窟窿
卡尼那一刀下得挺狠的,可结果惹来全是自己的麻烦。
7月16日,卡尼在汉密尔顿市的钢铁厂正式宣布,要对所有含有中国冶炼浇筑钢材的进口货加征25%的关税。
这还没完呢,他还把非自贸协定国家的钢铁进口总量直接削减到2024年的一半,对于超出配额的部分,再额外加征50%的惩罚性关税。
当然啦,这个美国可是唯一的豁免国,人家出口到加的钢铁,既没被减半,也没征额外的关税。
这招“献祭外交”看似挺精明,可实际上自己反倒掉了三个大陷阱。
第一个坑:那经济一旦陷入持续依赖的泥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数据显示挺残酷:加拿大钢铁进口总额超过160亿美元,其中美国拿了一半,中国只分得十之一。
加拿大有九成的钢铁出口都卖给美国,这样一来,这国的依赖实在太严重了,任何谈判时都不占优势,几乎是站在被动位置上。
现在对华加征关税,就像是自己堵死了一条可能走向多元化的路子,变得更加局限了。
也就是说,一方面增强了对美的依赖,另一方面又惹恼了那些本有可能成为替代选择的合作伙伴。
第二个陷阱:那种政治站队的赌徒心态,真是一清二楚。
卡尼竟然认定背叛中国能换来美国的容忍,真是天真得让人忍俊不禁。
国际关系哪有这么 straightforward?特朗普要的可是百分之百的听话,根本不讲什么讨价还价。
你今天为了讨好美国选择背叛中国,明天美国又凭啥相信你不会为了其他利益再次出卖它?
这么搞投机取巧的外交,只会让大家觉得你根本不靠谱。
第三个陷阱,就是声誉彻底崩塌,道德上完完全全没了底线。
虽然中加关系曾经历过一些起伏,但中国始终是加拿大最大的油菜籽买家,进口量占到加拿大出口总量的80%以上。
你说的这种为了迎合美国而背叛老朋友的做法,放在国际社会里面,看得可是挺不痛快的。有不少国家会觉得,这样做既失了诚信,又不靠谱,不太看好。有些甚至会觉得,这样的行为会影响到国家的声誉,显得挺不靠谱的。总归,国际上讲究诚信和伙伴关系,走得太偏就容易被看成是缺斤少两,得不到大家的认可。
信誉这玩意,养起来的几十年功夫,可一瞬间就能被毁掉。
卡尼大概觉得不过就是一次战术上的调整,但放在国际关系里,这其实就算是一种道德的崩溃。
澳大利亚捡了个大便宜
就在卡尼搞背后搞事情的时候,澳大利亚偷偷捡到了个大便宜。
7月16日,路透社放出消息说,中澳两边快要谈妥了,澳大利亚准备向中国试运15万到25万吨油菜籽。
这个数字虽看着不算大,但意义挺重要的,那就是中国正式开始推行对加拿大的市场替代措施。
要知道,澳大利亚原本就是全球第二大油菜籽出口国,无论是在技术水平还是产量方面,都是没得说的。
目前唯一让人捉摸的不解是,为什么偏偏选澳大利亚,而不是其他国家呢?
答案其实挺明白的:澳大利亚采取了正确的外交战术。
还记得几年前,澳大利亚也曾经跟着美国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结果怎么样呢?中国立刻停止了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龙虾、葡萄酒之类的产品。
澳大利亚的农场老板和矿业企业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政府也因此压力山大。
不过澳大利亚倒是学聪明了,没有再在错误的路上拼命奔跑,而是主动去修补那些破裂的关系。
从2023年起,澳大利亚就又跟中国开启了多次经贸对话。
这次,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去中国,表现得挺真诚的。
他没像卡尼那样搞什么“献祭外交”,而是真心实意地谈合作、谋共赢。
澳大利亚农业生产者联合会在新一年的报告里高兴地说:对中国的出口恢复,肯定会带动澳大利亚农业的GDP增长超过2个百分点。
这就是用理智的方式处理外交关系和用感情来表达情绪的外交手段之间的差别。
加拿大走了一条背叛和投机的路,而澳大利亚则选择了修补和合作,胜负一目了然。
更搞笑的是,中国这招牌可真是打得特别准。
实际上,中国对加拿大的反击早在三月就起步了,像菜籽油、豌豆这些货,统统加征了100%的关税。
当时加拿大农业部门还觉得这只是一时的,想着撑一撑就能过去了。
结果怎么样?中国不但没搞妥协,反倒更加迅速地在找替代的供应商。
现如今,澳大利亚顺利跃升至前,反倒让加拿大彻底掉队了。
这就是市场的本事。
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年代,没有哪个人或者事是绝对无法替代的,特别是像农产品这样相对标准化的商品。
加拿大觉得自己握住了中国的“粮食袋子”,想着用油菜籽当作谈判的籌碼。
眼下中国用真心实意的行动告诉加拿大:朋友是可以选择的,但背叛的后果你可扛不起。
澳大利亚农业部预测,接下来三年里,中国有望成为澳大利亚油菜籽最大的单一出口目的地。
本来归加拿大的那块蛋糕,就这么被人家分走了。
小国外交的生死时刻
卡尼的疏忽,暴露出小国外交里一个致命的陷阱。
在大国的角逐中,小国总得面对得站队的压力,不过关键在于:怎么在不惹任何一方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利益搞到最大。
卡尼明显没领悟到这门课,他把外交全当成了零和博弈。
总觉得只要讨好一方,就得得罪另一方,这种想法在21世纪的国际关系里早就落伍了。
当前的国际局势已经变成了多极化的格局,不再像冷战期间那种二极对峙的状态。
你瞧瞧其他那些小国家是怎么搞的吧。
新加坡在中美之间游刃有余,既是美国的军事合作伙伴,也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
一直以来,瑞士坚持中立的传统,赢得了各大国的信赖,成为他们都愿意依靠的调解者和金融重镇。
连越南这样的小国,都能在中美之间找到个平衡点,一方面接受美国的投资,另一方面又加强和中国的经贸合作。
这些国家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把外交看得很严肃,不当游戏。
卡尼的烦恼在于,他把加拿大的外交完全绑死在了美国这棵树上。
这样单一依赖的做法,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可真说不得是件啥好事。
一旦美国的利益有变,或者美国政府还了手,加拿大立马就会变得挺被动。
特朗普今天为了关税的事儿可以对加拿大放点狠话,明天有可能为了别的事继续施加压力。
这种关系并不算是伙伴,更像是主仆那样的。
更不妙的是,整个全球供应链正迎来一场大规模的调整。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迅速推动多元化的贸易架构建设。
中国和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地区的贸易合作不断加强,不再过度依赖某一个国家。
在这样的形势下,谁还敢用“断供”这招来威胁中国呢?
加拿大的油菜籽、美國的大豆、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這些都還有其他來源可供替代。
卡尼現在得面臨三個路子:
其中一种選擇就是幡然悔悟,主動重新修補同中國的關係,就像澳大利亞那樣,重新取得中國市場的准入權。
第二個選擇就是繼續裝傻,保持原來的狀態,眼看著加拿大在國際貿易中的位置逐漸邊緣化掉。
三就是一直沿著一條路走到黑,繼續跟著美國的指揮棒轉,最終完全變成美國的經濟附庸。
目前的局势来看,卡尼走的那条路,堪称最糟糕的选择。
结语
卡尼的问题不在于他的决定,而在于把外交当成了请客吃饭,总觉得背叛朋友就能换到敌人的友好。
在全球化的新时期,背叛者终究会被市场抛弃,只有合作才能共同享受繁荣,这是铁律。
在大国斗争的背景下,小国该怎么走下去,确实是每个领导人都得认真琢磨的问题。
配资平台查询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