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青岛上合组织防长会现场,伊朗防长刚见到中国防长董军,第一句话就让在场记者竖起耳朵,希望中方继续主持公道。 说这话时,他背后的伊朗正顶着双重压力:一边是以色列刚炸毁70%防空系统的残垣断壁,另一边是美国特朗普放话“敢重启核计划就再炸一遍”。伊朗货币里亚尔从去年10月到现在,已经贬值了一半,买个面包都得扛一麻袋钱出门。
去年10月开始,以色列对伊朗发动了12天空袭,专门盯着防空系统打。 伊朗原本吹嘘“中东最密防空网”,结果70%的导弹阵地被端了,连首都德黑兰的几个关键雷达站都成了废墟。以色列还搞起了“定点清除”,14名伊朗顶尖核专家在爆炸中丧命,这些人是伊朗浓缩铀计划的核心,没了他们,伊朗造核弹的进度至少得倒退三五年。
伊朗石油出口本来就被美国制裁得只剩条缝,去年10月冲突后,欧洲买家全跑了,亚洲买家也缩手缩脚。 5月份数据显示,伊朗石油出口量环比暴跌8.6%,外汇收入直接腰斩。 现在伊朗国内通胀率飙到40%,超市里的鸡蛋价格一个月涨了3倍,老百姓排俩小时队才能买到平价面包。
更让伊朗慌的是,美国下周要和伊朗接着谈核问题。 特朗普早就在社交媒体上放话:“伊朗要是敢重启核计划,我就让他们的核设施变成第二个叙利亚。 ”啥意思? 就是说,就算现在停火了,美国随时能再炸一轮。伊朗心里门儿清,光靠自己撑不住,必须找个能挡枪的“硬靠山”。
这时候中国就成了关键。 为啥? 您看俩数据:中国买了伊朗80%的石油,去年一年就进口了2500万吨;伊朗对外贸易里,人民币结算的比例从2020年的15%涨到了现在的35%,好多伊朗商人现在宁可用人民币结算,也不用美元,毕竟用美元容易被美国卡脖子。
那伊朗对中方提的“主持公道”,到底是啥意思? 说白了就俩需求:一是政治上别让美以再下死手,二是经济上别让石油出口彻底断流。
咱中国咋回应的? 王毅外长说得明白:“停火止战、保护平民、对话谈判、国际协调。 这四句话,前两句是给伊朗吃定心丸,怎们不希望你在挨炸,也不希望老百姓遭殃;后两句是划底线,咱们不搞军事介入,但支持大家坐下来谈。
其实中国和伊朗的关系,远不止“买油卖油”这么简单。 上个月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伊朗正式成了成员国。 为啥伊朗挤破头要进上合? 因为在这个“不结盟、不对抗”的组织里,中国、俄罗斯和一堆中亚国家能一起说话,美国想单方面施压? 没那么容易。
就说巴基斯坦防长阿西夫在会上说的那句话:“上合是和平茶话会,北约是军火擂台。 ”这话虽然直白,可戳中了好多国家的痛处。 伊朗现在看得很清楚,跟着美国混的沙特、以色列能一时风光,可真遇上事儿,还是得上合这种“商量着办”的平台靠谱。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支持伊朗也有自己的算盘。 霍尔木兹海峡是中国80%石油进口的必经之路,要是伊朗真被美国打压垮了,美国再拉拢沙特、以色列搞个“中东北约”,中国的能源安全直接受威胁。 更别说“一带一路”从新疆出去,一路经过中亚、中东,伊朗要是乱了,这条经济走廊也得打折扣。
所以您看,伊朗防长急着来华,表面是求“主持公道”,背后是两国在能源、安全、地缘政治上的深度绑定。 这不是简单的“帮忙”,而是互相需要的战略选择。
现在回头看青岛那场会,印度防长五年来头回来华,巴基斯坦防长搂着中国防长喊“铁打兄弟”,伊朗防长带着方案来谈合作,上合组织正在从“聊天群”变成“实干组”。至于伊以冲突会不会再起? 伊朗能不能靠中国的支持挺过难关? 这些问题现在没人能给出准话,但有一点能确定:中东这盘棋,中国正越下越有分量。
#热问计划#
配资平台查询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