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感恩而死
日本人真的是一个极度喜爱啤酒的民族,无论是亲友聚会,还是与同事共餐,总是会毫不犹豫地举起酒杯,先来一口啤酒。在他们的文化中,虽然不强迫别人喝酒,但如果有人以「酒精过敏」等理由婉拒,便会得到充分的理解,绝不会因此认为你缺乏诚意。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曾接触过许多日本影人,尤其是在与他们共进晚餐时,几乎每位日本朋友都会点上一瓶啤酒——通常是青岛啤酒。「入乡随俗」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在日本人眼中,青岛啤酒代表的是中国最顶级的啤酒,是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啤酒的代名词。
而每当此时,我总会适时地补充一句:「你们知道吗?三船敏郎其实是出生在青岛的。」这句话总能引起日本朋友们的惊讶,气氛瞬间活跃,也能带动更多的话题。这一小插曲似乎成了我的一种谈资,几乎无往不利。
展开剩余85%毕竟,三船敏郎这个名字,对任何了解日本电影的人来说,都是家喻户晓的。他被公认为日本电影史上最伟大的演员之一,是无可替代的传奇人物。
网络上曾流传着一个陈腐的梗,“平生不识武藤兰,阅尽A片也枉然”。虽然这句话几乎没人真正看过武藤兰的作品,但将其用在三船敏郎身上却恰如其分。如果连三船敏郎都不知道,那肯定算不上是真正的影迷。
在日本,三船敏郎不仅是影迷熟知的名字,几乎每个国民都会对这个名字有所耳闻。他是日本影坛的至高无上的演员,地位至今无人能撼动。
2000年,日本最具权威的电影杂志《电影旬报》举行了一场“20世纪电影明星”评选,分为“名人评选”和“读者评选”两部分。在女演员方面,原节子位居名人评选榜首,高峰秀子则位列读者评选的首位;而在男演员的评选中,三船敏郎毫无悬念地双双登顶,成为最受推崇的影星。
2014年,《电影旬报》在创刊95周年之际再次举行影史十佳男女演员评选,三船依然毫无悬念地位居第一。即使是一些非专业的文艺杂志,如《文艺春秋》举办的“十大最难忘电影明星”评选,三船仍是榜首的常客。
无论大小评选,三船敏郎始终位居第一,这一地位似乎无人能撼动。
三船敏郎的伟大不仅仅体现在他在日本影史的巅峰地位,更在于他作为日本电影的象征和银幕上的代表人物,他的影响力遍布全球。日本电影界的两个伟大人物,被誉为“世界的”两位象征,一个是电影天皇黑泽明,他是“世界的黑泽”,而另一个便是“世界的三船”。
这两人几乎无法割舍,尽管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各自开始独立发展,但他们的最著名和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往往都是彼此共同创造的。三船敏郎去世时,黑泽明在悼词中写道:“我们一同创造了日本电影的黄金时代。回顾我们的每一部作品,你始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黑泽明和三船敏郎一同开启了日本电影的黄金时代,尤其是在《罗生门》这部作品的上映后,三船的国际声誉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部电影不仅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还成为了日本首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它的成功为黑泽明和三船敏郎的全球声誉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引发了日本电影在海外的获奖潮流。
对日本国民来说,《罗生门》的意义更加非凡。它成为了战后振奋人心的三件大事之一,其他两件分别是游泳运动员古桥广之进屡破世界纪录,以及物理学家汤川秀树荣获诺贝尔奖。对于战后刚刚失去国际地位的日本来说,《罗生门》的成功无疑是一次民族自信的重建。
作为黑泽明的御用演员,三船与他一同创造了《七武士》《蜘蛛巢城》《用心棒》《红胡子》等一系列经典之作,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船敏郎也因此两度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纪录片《三船敏郎:最后的武士》中提到:“没有他们,就没有《七侠荡寇志》,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演不了《荒野大镖客》,达斯·维德也不会成为达斯·维德。” 三船敏郎的银幕形象,与哥斯拉一起,成为了日本电影最为人熟知的标志之一。直至今日,东宝电影公司的制片厂大门前,仍然屹立着哥斯拉的雕像与《七武士》的巨幅壁画,三船所饰演的“菊千代”赫然占据最显眼的位置。
虽然三船之所以成为传奇,少不了时代背景的助力,但他个人的魅力无疑是关键因素之一。香川京子曾这样评价三船:“前无古人”,而时间证明,他也“后无来者”。与三船同期的演员,如志村乔、仲代达矢、三国连太郎等,演技同样精湛,但他们都未能达到三船的超级巨星地位。
日本人对“charisma”(超凡魅力)这一词十分推崇,三船敏郎正是具备这种独特魅力的演员。是枝裕和导演曾称赞役所广司的演技时,提到了“空的容器”这一比喻,表示真正高级的演技,就是演员能把自己变成一个空的容器,将自我排除在外,让角色完全占据身体。然而三船敏郎恰恰不同,他宛如一座不可抑制的活火山,从他身上喷涌而出的能量和野性,穿透银幕,压倒观众,这种力量远远超越了演技本身,尤其是在拍摄武打戏时,他的动作迅猛无比,堪称无人能及。
黑泽明之所以挖掘三船,是因为他身上具有一种其他电影演员所不具备的独特气质。为了充分发挥三船的潜力,黑泽为他量身定制了许多经典角色,让他可以尽情“自由发挥”,将表演做到极致。对于黑泽明和三船敏郎来说,在最合适的时机相遇,成就了他们的一生,也成就了我们影迷最大的幸运。
日本电影大师今村昌平曾在回忆录中提到,自己在观看《泥醉天使》时的感想:“三船敏郎一登场,我几乎被他的存在感吸引得无法自拔。他的口音十分浓重,我几乎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演技也没有特别突出。但他的气场、那股野性,震撼了我。我一直讨厌那些看似优雅但缺乏生活气息的小生,与之相比,三船就像猛兽一样,充满了从黑市中蹦出来的原始魅力。看着屏幕上的三船,我大为感动,电影原来可以这样拍。我连看了两遍,那是我一生中唯一看两遍的电影,后来我决心成为一名导演。”
今村昌平的评价,可以说是对三船敏郎的最好诠释。
黄仁所著的《日本电影在台湾》一书中曾提到,台湾人最喜爱的日本男演员正是三船敏郎。然而,因种种原因,大陆普通观众对三船敏郎的认知远不如对高仓健的了解,尽管他出生在青岛,并且在青岛和大连生活至20岁,能说流利的中文。
1960年代,香港与日本电影界的互动频繁,香港女星尤敏曾在日本大红大紫,和东宝公司的男星宝田明一同出演了多部跨国爱情三部曲,部分原因正是因为宝田明会讲中文。而三船敏郎也因能讲中文,客串出演了爱情喜剧《续社长洋行
发布于:山东省配资平台查询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